書法有如下特征:
1、從創作主體的角度來講:
?(1)書法的基本構成元素為線條,線條作為點的運動軌跡,在書法藝術中表現為一種流動的有方向性和不可重復性的書寫過程。而且創作過程與創作結果同步產生,沒有重復和進行制作的可能。
?(2)漢字特定的書寫規律。對筆順的先后起止產生了序列性的規定,即書寫過程在時間上有連貫性,由單字擴展及整篇。注重整體的協調美。
?(3)筆勢與體勢代表了書法藝術中時間屬性的全部內涵。書法創作過程是一個以時間帶動空間——即以動作過程帶動視覺的特殊過程。
2、從鑒賞主體來看:
?(1)書法作品給人一種時間推移的印象,因為每個字都是在特定的句式或篇章結構來識讀——即首先存在著一個文字概念獲得的秩序。其次每個字在書寫聯綴時形成了不同形式的空間構成,形成不同的風格。這種空間連續必然產生節奏,造成一種前后推移、具有內在邏輯的視覺關系和時間綿延的節奏序列。
?(2)書法作品的欣賞較之于其他藝術欣賞更容易讓人回溯其創作過程。欣賞者力圖從作為結果的書法作品中,體驗到當時的創作心態。
在每個時代,社會環境不同、人們的審美欣賞角度不同,又隨著文化地發展容入,書法有著自己的特點,并不斷完善。瀏覽歷代書法,“秦漢尚勢、魏晉尚韻,南北朝尚神、唐人尚法,宋人尚意,元、明尚態、清代尚趣、近代尚藝”為精辟的總結:
秦漢尚勢——大小兩篆體勢端莊,生動可愛,神秘而瑰麗;漢隸則體勢飛動,沉厚勁??;
魏晉尚韻——晉代書法流美妍媚,風流瀟灑,反映了士大夫階級的清閑雅逸,流露出一種嫻靜的美;
唐人尚法——唐代書法法度嚴謹、氣魄雄偉,表現出封建鼎盛時期國力富強的氣派和勇于開拓的精神,具有力度美;
宋人尚意——宋代書法縱橫跌宕、沉著痛快的書鳳,正是在"國家多難而文運不衰"的局面下,文人墨客不滿現實的個性書法,以書達意,表達一種心境;
元明尚態——元、明以來,中國封建社會停滯不前,江河日下,反映在書法上則是崇尚摹古,平庸無奇;
清代尚趣——清代19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前期是碑學全盛,以方入圓,以剛通柔,方圓并施,剛柔相濟,形成實樸若拙的尚趣書風;
近代尚藝——或平淡、或蕭散、或秀逸、或儒雅、或高古、博采眾長,獨出機杼,自覺地追求作為書法藝術獨立的、與日常書寫無關的尚藝書風。
上一條:判斷書畫真假的幾個小竅門